作者:丹尼爾.凱曼(Daniel Kehlmann)
譯者:李雪媛
出版社:商周
出版日期:2010.5.30
ISBN:9789866285752
裝訂:平裝
定價:250 NTD

  《名聲Ruhm》這本書很薄,卻讓我看的很.暢.快。全書只有九章,每章的故事都不一樣,但是主題與隱喻始終環環相扣。從第一章「聲音」開始,艾布凌的「手機響了」,開啟整段通話(整本書的故事)。接下來的篇章雖然都由不同主角出演,卻在每個角色出現時彰顯整個故事的連貫性。到了最終章「身陷險境」的手機鈴聲響起,伊莉莎白並不搭理做為一整段通話的結束。
  
  丹尼爾.凱曼在故事中創造了很多面象。

  羅莎莉從現實沒入故事中,再從故事中與作者互動,最後竟跳脫作者掌握,從故事裡活出自己的人生。

  拉夫.譚納當了幾十年的演員,他活過各式各樣的人生,卻從沒活過「自己」;當努力的一切逐漸遠離,他才體認到現在是開始扮演好自己的最佳時刻。

  全世界暢銷的勵志小說家,鼓舞生命的背後卻興起一絲反叛的念頭;舉槍的那一刻,他腦裡在想什麼?

  外遇的主管在謊言與真實的兩面交錯,卻在彼此之間的交集點感到無比刺激;貧乏無味的生活,似乎在最後以一齣轟動的結尾拉下布幕。

  不想被寫進虛擬故事的伊莉莎白,反到頭來變成故事中的主角。到底她對話的人是真實存在,還是靈魂遊走虛實,為的是讓本書劃下句點?
  
  從科技面來看,作者讓虛假與模糊地帶硬生生拉住現實,透過「手機」直接對話。也因此,手機科技截斷了兩個世界,當我們接起手機時,現實與虛幻的兩端瞬間連接在一塊。生命意義的開啟在雙方搭上線的那一刻開始。通話的當下是一個宇宙,通話的兩端在電磁波之間遊走,話語的真實性消卻在真空裡,我所傳遞的訊息到底是真是假?你所聽到的訊息是從現實來的?還是另一個宇宙的聲音?
  另外,網路的影響讓現實生活的人多了一層偽裝的平台。科技的進步帶給文明人莫大的助益,但是網路所構築的宇宙,在平行世界裡,該不會是另一種現實人生?而我們所過的人生,在多維空間裡,會不會也是網路平台交織成的0110排列?



『這是一個圖像的時代、充滿節奏噪音、神秘混沌時代,特別是在永恆的現在之中――――這個充滿宗教意味的概念,如今卻因為科技的力量而成真。』--《名聲Ruhm》第二章 陷入危機--



  
  NOKIA的「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」或許可以改成「人性的偽裝來自於科技」。因為科技的主題帶入整本書虛虛實實的情節,也因此「欺騙」、「謊言」、「虛假」、「角色扮演」、「秘密」等等間接卻又直接的意義也無時無刻穿插其中。

  「名聲」為標題有些諷刺。人的一生都在維護自己的名譽,所以才會有秘密。名聲對一個人來說何其重要,沒有一個人會完全暴露在社會上讓眾人看個精光。就在此時,看文章的人心裡有些秘密、從我身旁經過的人也有秘密、丹尼爾凱曼隱瞞了些事情、出版社不透露試閱心得可以節省多少網路行銷費用、我們都不知道現在躺在床上的另一半是不是正在精神外遇。所以,我們要掩飾。我們用手機進行秘密對話,也利用手機撒謊。利用網路漫談宣言或塑造假象。類似的情況發生在每一毫秒,天天都有人因為科技而受騙,天天都有人利用科技來騙人。我MSN密你:該洗澡了。其實我只是懶得再跟你說話;手機沙沙聲很吵,通訊很差,那其實是水聲,我正要洗去另一個女人留在我身上的味道:寶貝,乖,我很快就會回家,收訊不良,待會打給你。

  因為人性的偽裝來自於科技,而科技雖然實際存在,其意義卻也十分抽象。也難怪《名聲Ruhm》整本書的雰圍圍繞在迷霧的氣氛中,讓人搞不清楚哪裡是真哪裡是假。不過,書中也會點醒讀者:對於人生的抉擇,掌控在自己。
  第三章與第八章皆出現了一位神秘的車伕。羅莎莉面對生死關頭,車伕出現了;外遇的主管面對兩個女人,車伕出現,狠狠敲了他一筆良心車資後,讓他做出抉擇。或許這個角色的重要性只能在這兩個章節裡看出來,但這個概念應該也化作其他形式,隱藏在各章節中吧?

  以前看過某位作家說過類似的話:「故事創造出來後,裡面的主角與後續的發展,都不是我能掌控的。」這似乎映證了羅莎莉在第三章的發展,也映證了讀者看本書的各種心得。

  《名聲Ruhm》裡除了對科技的反諷之外,我認為也參雜作者「私」的部分。他或許想藉由故事告訴我們某些事,也想提醒讀者:與作家最好的互動,就是閱讀他的作品。但讀者會不會發了瘋的把自己幻化成書中人物,這就不得而知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oveadu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